內容重劃區優點來自hexun新聞
土信貸台南北區土信貸評論以國傢既定政策推動農業轉基因技術
本報記者范思立保障糧食安全已然成為國傢“一號”戰略,中央近來在不同場合的密集表態就是明證。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就是——“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雖然,行之有效的戰略可以有諸多辦法,包括糧食國際貿易對於平衡糧食短缺具有重要作用,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特殊國情的人口大國,立足國內的戰略支撐隻能更多依靠科技進步。記者手頭有一個典型案例:目前我國玉米平均單產約380公斤/畝,僅為美國的60%,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提高玉米單產要采取包括基礎設施與耕作方式改善、良種選育、土肥管理等綜合農技措施,但10年來國內玉米單產年均增長緩慢。而作物單產水平是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說明僅僅依靠傳統技術難以突破發展的技術瓶頸、短期內無法實現玉米單產的大幅度提升。同為發展中國傢的阿根廷,多年堅持推進轉基因玉米產業化,平均單產已由1995—1999年間的342公斤/畝提高到2005—2009年間的471公斤/畝,15年間提高瞭38%;過去10年,總產翻瞭一番。實踐證明,發展生物育種,加強科技支撐,可以較快提高玉米產量。目前國際玉米市場上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玉米。如果我國不願大量進口玉米,不讓玉米成為“大豆第二”,那隻有下決心加快轉基因玉米自主研發成果的產業化。玉米的現實問題隻是管窺一斑,放眼整個大農業看待轉基因技術,其不僅在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中將發揮重大作用,而且將成為解決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能源短缺等重大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記者看來,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引領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最新發佈的報告亦提供瞭佐證:從1996年至2012年,轉基因作物為糧食安全、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做出瞭貢獻:降低瞭生產成本及增加生產收益至1169億美元;節約4.97億公斤的農藥活性成分,僅2012年一年就減少267億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統計顯示,全球27個國傢超過1800萬農民於2013年種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比2012年增加瞭500萬公頃,增加到1.75億公頃。與全球轉基因作物發展的勢頭強勁相比,中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近年來基本保持在恒定水平,在全球排名中處於第六位,種植面積大約420萬公頃,主要集中在棉花、木瓜、白楊等經濟作物。誠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我國已經初步建成轉基因育種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體系,轉基因作物研究開發的整體水平已領先於其他發展中國傢。但在轉基因發展上,國內的各種質疑常常阻礙其正常發展:沒有足夠的時間跨度很難證明轉基因食品的技術手段是安全的;跨國公司掌握著全球最多的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知識產權,從而派生出壟斷、產業安全等問題。記者以為,懷疑甚至拒絕轉基因生物技術實屬因噎廢食,這也不利於國內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而且正是由於這種社會思潮的影響,致使國內相關部門采取擱置的態度,對於轉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沒有盡快依法通過安全評價和品種審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研究成果的產業化發展。推動轉基因生物品種產業化已成為我國既定的戰略決策,國傢還將轉基因重大專項列為16個重大科研專項,這是唯一一個農業專項,也是農業領域中投入最大的科技項目。因而,農業主管部門應該在農業轉基因技術推廣上根據國傢戰略積極作為,否則就會貽誤國內農業轉基因技術產業化的良機,這同樣不利於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2-18/162244222.html
- Jan 21 Thu 2016 15:13
銀行信用貸款車貸信貸苗栗公館車貸信貸 民間信用貸款代償房屋信用貸款代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