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來自信貸核准率hexun新聞

破壞型的 環境紅利可以休矣

房屋三胎合宜住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無論生產還是消費都會產生和排放污染物,影響生態環境。經濟學傢由此認為,污染具有“負外部性”,是一種令人厭惡的公共品。如何解決呢?英國早期經濟學傢庇古提出,應該通過政府征收“從量稅”來調節負外部性,將社會性的環境成本“內化”到企業生產行為或居民消費行為中,從而形成有效的減排激勵。參照歐盟統計局的分類,對污染物排放和資源使用開征的各種間接稅主要包括:能源稅(energy taxes)、資源稅(resource taxes)、污染稅(pollution taxes)和交通稅(transport taxes)等。如果能有效減排,則可獲得正向利益。例如,丹麥規定工廠使用氯消毒溶劑之後,如該溶劑可以分解為非氯物質,就能返還氯消毒溶劑稅,如對購置的玻璃容器回收利用,則返還零售容器稅。中國在環保方面的努力程度一直在加強。但在現實中,排污企業不承擔或很少承擔“負外部性”,由社會為污染影響埋單的情況並未根本解決。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教授牽頭的一項持續瞭四年的研究發現,按現行水價體系,從取水到污水處理,企業隻需支付極低費用,遠低於它對環境的破壞。新華社不久前報道瞭馬中課題組的一些研究結論:以2009年為例,我國工業用水量732億噸,大部分企業直接從天然水體取水,水資源費僅為0.13元/噸,隻等於取水成本的五分之一;而企業更願意自行處理後直排天然水體,隻繳納0.13元/噸的污水排污費,而納入管網交給污水處理廠處理,每噸則需支付1.28元。如此“一取一排”每噸水隻花費0.26元。經測算,全國工商企業通過低水價獲利可達到2000億元以上。這樣的制度安排,究竟是在鼓勵減排還是鼓勵排污?這樣的“環境紅利”,本質是以破壞環境的代價,刺激一時的經濟增長。中國一直說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其實也到瞭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措施的時候瞭。2012年,中國排放的廢污水量為684億噸,相當於每人排放53噸。全國4929個地下水監測點中,水質較差、極差級的比例超過一半,地下水的污染正由點向面擴展。正確的選擇隻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告別破壞型的“環境紅利”,創造建設型的“環境紅利”,真正的好環境必定能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效益。var page_navi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ge_navigation');if(page_navigation){ var nav_links = page_navigation.getElementsByTagName('a'); var nav_length = nav_links.length;//正文頁導航加突發新聞 if(nav_length == 2){ var emergency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emergency.style.position = 'relative';emergency.innerHTML = '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7-03/15572579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sander47 的頭像
    kensander47

    台灣痞客?

    kensander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